---江蘇省小學校長與學校發展專委會“互聯網+教育 構建智慧教育生態”教學研討暨淮安小學建校30周年辦學經驗交流活動在淮安小學隆重舉行
在淮安小學建校30周年之際,為了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教育”的實踐研究,推進智慧教育深度發展,創新教師教育信息化思維,促進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淮安小學于11月6-8日舉辦了江蘇省小學校長與學校發展專委會“互聯網+教育 構建智慧教育生態”主題研討暨淮安小學建校30周年辦學經驗交流活動。
主題論壇 共同探討
11月7日上午,江蘇省小學校長與學校發展專委會“互聯網+教育 構建智慧教育生態”開幕儀式和主題論壇在淮安小學二樓報告廳舉行,周校長致歡迎辭。周校長首先代表淮安小學對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蒞臨本次活動的各位領導、專家、老師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感謝!他介紹了我?;ヂ摼W信息化建設水平,以及在全國教育技術研究重點課題《網絡學習空間支持下個性化學習研究》支撐下,利用互聯網技術推進校園智慧管理、構建教師成長共同體、轉變教育教學模式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周校長期待在與專家引領和兄弟學校的交流中,凝聚集體智慧,碰撞思維火花,共同推進“構建智慧教育生態”的進程,促進學校的智慧管理和師生的智慧發展。
主題論壇中,省小學校長與學校發展專委會的校長代表們圍繞“互聯網+教育的智慧校園建設和教育生態轉變”主題,各抒己見、熱烈研討互聯網對學校發展、校長辦學理念和教師教育教學的轉變等話題;主題論壇中,我校沙金如副校長還作了推進“互聯網+教育 構建校本智慧教育”的主題交流發言,他詳細介紹了淮安小學搭建平臺構建項目環境,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課題研究,建設智慧教育研究團隊等措施,以及在創建翻轉課堂學習云平臺,推進數字資源建設,改進課堂教學形式,運用互聯網帶動幫扶托管學校共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沙校長表示,希望在此次交流活動中,汲取更多智慧,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研究促進學校更快更好發展,走出一條具有淮安小學特色的信息化教學發展之路。
主題論壇結束后,我校校友淮陰師范學院張璨博士還就研討主題做了微報告,并為現場的老師們解答了“互聯網+”背景下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困惑。
專家引領 理論提升
11月7日下午學校邀請了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碩士生導師吳娟副教授為參加活動的全體教師做了專題講座。吳娟副教授基于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理論與實踐領域,立足于“互聯網+”時代,從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人工智能技術的變革等角度,闡述了信息技術對教育改革的影響。老師們聽了講座后,意識到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與時俱進,積極推進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
課堂教學 交流推進
11月7日下午和8日上午,以“互聯網+教育 構建智慧教育生態”為主題的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和道法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分別開展,來自省內的20位老師執教的課各具特色,給聽課老師們帶來深刻的啟發。
淮安小學沙金如副校長、石伶俐老師、董春艷老師、張志娟老師分別執教《古詩三首》(江南春)、《年月日》、“Old Macdonald’s Farm”和《我愛家鄉山和水》。老師們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輔助課堂教學,助力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其中,特級教師陳躍紅、武建軍、施延霞、張俊、楊廣祥分別對語文、數學、科學、道法研討課堂進行了點評,給上課及聽課的老師以智慧的啟迪。這次活動讓大家在專家引領和兄弟學校的交流中,凝聚集體智慧,碰撞思維火花,促進學校的智慧管理和師生的智慧發展。
“互聯網+教育”為學校帶來新的變革,淮安小學將進一步探索機制創新,科學謀劃智慧教育布局,以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優質教育資源建設和師生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為重點,以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主線,全面推進學習方式變革和教育模式創新,以“智慧教育生態”點燃教育發展新引擎。
(淮安小學 朱瑩瑩 李金鐘/文 張寶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