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信”
2018年的暑假伊始,我收到了一份讓我熱淚盈眶的禮物——一封來自家長和孩子的感謝信。信上這樣說:
“如果我們是那粒種子,那您就是園丁了,是您給我們澆水、施肥,讓我們破土而出,最后成為地球上的那抹綠色……我們早已把您視為好朋友了?!?/span>
——小舒的信(摘錄)
“我的孩子在學習上一直平平,不太讓人省心,有很多時候我氣得不想管她了,可是您對她從來不放棄,而且善于發現她的優點,鼓勵她,讓她更加自信,您讓她寫長篇童話故事,在您的指導和鼓勵下,還真寫了很多,而且寫得也還不錯。如果不是您,我都不知道她能寫那么長的故事,她自己也沒意識到,經過那次,她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可以做到更好的。
還記得孩子默寫錯誤太多,您有一次晚上餓著肚子陪她到八點多鐘,那天還下著大雨,本來我想先帶您和孩子吃飯,吃了飯送您回家的,可是您孩子送到校門口,自己就走了,為了孩子,您餓著肚子,冒著大雨回家,當時我真是過意不去??!我對孩子說,要好好學習,珍惜老師的付出。
四年級下學期,您得知孩子在家寫作業磨蹭,為了改掉她的壞習慣,用一個月時間,讓孩子在學校把作業做完再回家,一個月,不是一兩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都想早點下班,而您就這樣天天陪著她,經過這一個月,她磨蹭的壞習慣真是改了不少,您做的這一切,我們真心感謝您。”
——小舒媽媽的信(摘錄)
我工作這三年,收到過不少信,有教師節時孩子們送的祝福信,有遇到麻煩時孩子的求助信,還有受到老師幫助后的感謝信……上面提到的感謝信源自一頓午餐:
那天,我邀請小舒的媽媽來學校交流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相關情況,一起幫助解決孩子“作業磨蹭”問題,由于時間比較長,我們到11:40才結束議程,學校食堂已經沒有午餐了,小舒媽媽還要回去工作,著急離開學校。我便帶小舒到一個小餐館吃飯,起先,她很不自然,手腳都不知道放在那里,眼睛到處看,總不敢直視我,我就找話題和她談,氣氛還算融洽。第二天,當我翻開她的作業本時,除了一行行工整的字跡外,本子里還夾著一張紙包裹,上面寫著:“朱老師,請打開!”打開包裹,眼前出現一張疊得十分平整的20塊錢紙幣和2塊錢硬幣,一段醒目的文字映入眼前:
“朱老師,謝謝您昨天請我吃飯!這22塊錢是我從零花錢里拿出來還您的,一定要收哦!”
您的學生 小舒
血液里頓時涌動著一股暖流的我,輕輕包好這22塊錢,在她的本子上留言道:
“孩子,老師已經收到了人間最珍貴的回饋,那就是一顆感恩的心!”
你的老師 朱老師
自那以后,小舒長大了。是啊,一個懷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會在不經意間成長起來。
這樣的故事在我的班級常常發生著,“桔子太陽”“黃燜雞米飯”“雞蛋灌餅”“獼猴桃”“生日蛋糕”“一支鋼筆”“一枚勛章”……很多時候,我所付出的并沒有得到回報,但就是有一股力量在鼓勵我,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
“走了那么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你說/它就在大海旁邊/像金桔那么美麗/所有喜歡它的孩子/都將在早晨長大”詩人顧城一直在追求生命的純度,這是他的夢。而我要追尋的那盞“燈”是什么?它又在哪里?
還記得,三年前我終于成了夢寐以求的人民教師。打小,我看到老師們在講臺上將知識娓娓道來,他們樸實無華,卻有一種讓人崇敬的氣質,于是,教師夢就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扎下了根。也許經歷了四處奔波求職的艱辛與苦澀,我對得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倍加珍惜。夢想,說大也大,說小也小,你不去嘗試,怎么就知道不可以呢?做一個平凡的老師,并不意味著放棄了夢想,而是在平凡之中仍一直堅守夢想,釋放著自己的能量。當我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給予的同時,發現自己一直在收獲著。幸福,也就悄然到來。
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以前一直不認可這句話,甚至覺得可笑,但現在我漸漸明白它的真諦,正如有一篇叫《做一片美的葉子》文章所說:“大樹把無數的葉子結為一個整體。無數的葉子在樹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們每個人都像葉子,為生活的大樹輸送著營養,讓它茁壯、蔥翠。”我從來沒有把教師當成一份職業,而是一種事業,并且熱愛著這份讓我感到光榮的事業。每天晚上,我喜歡捧著書本,讀課文,推敲文字,揣摩語言,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如果要做課件,我必須把課件做到自己滿意為止,一做就是幾個小時;周末,我也不太愛娛樂,常把琢磨教材當作一件樂事,當自己有了更巧妙的解讀時,我會欣喜若狂。也許因為我的見解比較獨特,我們班的孩子們對語文課很感興趣。在別人眼里,我是個工作狂,可我自己知道,只是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愿意成為一片樸實無華的葉子,給教育這棵大樹輸送養料,發揮著自己的價值。于是,在我的人生信條里,總有這么一句話:“因為熱愛,所以付出,所以幸福。”
畢業時,不少同學都到其他城市工作,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能回到家鄉生活。當我第一天站在講臺上,面對同為一鄉的孩子們,心中倍感親切,等到自己漸入佳境,越發覺得自己不該辜負教師這一事業,看著一張張稚嫩的臉龐,我不禁感慨:他們都還是孩子,將來可能會到祖國的各個地方,創造價值,我必須要教好他們!我必須做好他們的榜樣!我常常和班級的孩子講讓自己成為祖國和家鄉的驕傲,久而久之,他們也受到了感染,眼神里總放出一道堅定的光芒。原來,夢想是可以傳遞的,當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心中的那個夢時,他們也會成為執著的追夢人。我的童年,我的青春,都在淮安這片土地上綻放,她給予我豐厚的物產,孕育我成長,給予我和順的性格,助力我提升;她的厚積薄發給我帶來了堅持不懈的毅力,她的潤德載物讓我擁有了悅納他人的氣度。而今,我正值風華,當成為家鄉的筑夢人,當為家鄉獻出自己的力量,當我老了,回憶過往,也不枉曾經奉獻的點點滴滴,到那時,我必然面朝大海,欣賞著春暖花開。
每當我翻看這些信的時候,不禁覺得:熱情地追夢,永遠是幸福的!